數位身分證將賠2.8億? 陳揆:個資委員會成立後再議

1,535 次觀看・1 個月前

台北市 / 張馨文 盧怡靜 方柏丰 SNG 報導

行政院在2021年暫緩推動數位身分證,賠償金額高達2.8億元,接下來恐怕將由全民買單!引發在野黨質疑浪費公帑,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怒嗆「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」,對此內政部長林右昌強調,這不是賠償金額,而是停損金額,由於原本廠商是要求賠償10億元,最後經過協調,2億多元已經是最好的結果,至於未來是否繼續推動數位身分證,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待個資委員會成立後再研議。

2021年,行政院宣布因資安問題,決定暫緩推動數位身分證,但早就買好的,採購的機器場地等費用5.24億,廠商也氣 得 求償5.26億,總共10億元的價格,調解後以2.8億坐收,內政部長林右昌說:「其實我覺得不是賠償啦,反而是把原本停損的金額,把它降到最低,2億多的金額,已經是最好的結果。」

強調這不是賠償,是把停損的金額降到最低。回顧數位身分證的想法,全案從2016年開始研議,歷經時任閣揆林全賴清德蘇貞昌,直到2019年,蘇閣揆時代核定計畫,原本預計2020年7月上路,但2019年前立委許毓仁爆料,中央委託的廠商,在招標文件中寫著,晶片身分證有「追蹤機制」引發疑慮,2020年3月,內政部宣布因疫情延後,原本在部分縣市進行換發作業,最後在抗議聲浪中,2021年宣布暫緩。

行政院長陳建仁說:「去年的時候有媒體報導,廠商是要求10億元,現在已經達成協議,希望能夠在2.8億以下,所以上次講的金額,跟這次講的金額是不一樣的,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以後,我們會再跟相關部會討論(是否發行)。」陳建仁說的個資保護委員會,在去年12月揭牌,分為四大組別,包含法制事務跟隱私科技組,主要規劃公私機關個資保護監督,預計今年8月正式,等於要等到幾個月後,由這個獨立機關來審議。

數發部長唐鳳說:「獨立個資機關的成立等等,這部分我們都在全力協助,包含獨立的個資會的籌備。」法制作業配套完畢後才能研擬是否上路,但無論是否繼續推動,這賠償金額只怕仍得由全民負責。

原始連結